qorrhdwn2018

細懸浮微粒「不良等級」時心絞痛風險升高

  • 撰写语言: 韓国語
  • 基准国家: 所有国家country-flag
  • 其他

撰写: 2025-03-22

撰写: 2025-03-22 11:34

研究顯示,當細懸浮微粒(PM2.5)達到「不良」等級時,心絞痛風險將增加高達25%。暴露在高濃度細懸浮微粒中超過48小時,心絞痛發病的風險也會提高。

高麗大學首爾九老醫院心血管中心羅承運教授團隊(高麗大學首爾九老醫院崔秉傑博士、保健科學大學保健環境融合科學系金聖旭教授、李民宇研究教授共同研究團隊)選取2004年至2014年間6430名無冠狀動脈疾病的研究對象,分析了空氣污染暴露時間與冠狀動脈疾病發病風險之間的相關性。空氣污染測量數據以韓國環境技術研究院發布的資料為基準,並將細懸浮微粒(PM10)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、一氧化碳、臭氧共五項指標分開比較。

結果顯示,在大氣環境指數達到「不良」等級(細懸浮微粒濃度72小時平均值為85㎍/㎥)時,與大氣環境指數為「良好」等級(細懸浮微粒濃度72小時平均值為25㎍/㎥)相比,心絞痛發病風險增加了25%。此外,細懸浮微粒濃度每增加平均20㎍/㎥,心絞痛發病風險就會增加4%。

細懸浮微粒「不良等級」時心絞痛風險升高

細懸浮微粒進入血液後,會活化血管中的炎症,而這種炎症被認為是導致心絞痛的原因。

這是首次通過大型研究證實細懸浮微粒是導致心絞痛發病的原因。

羅承運教授強調:「尤其對於女性、65歲以上老年人以及高血壓患者等心血管系統較弱的人群,更應該注意佩戴口罩或避免外出等措施,以防細懸浮微粒的危害。」

此文章无法发表评论。